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孟祥山)2月23日,记者由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辽宁今年年底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明年年底实现全覆盖。2025年,不但要彻底解决“入园贵”问题,还要让百姓“入好园”。
目前,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教育集团661个,涵盖成员学校2687所,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61.8%。辽宁省集团化办学改革先后被评为“全国2020区域课改十大样本”“202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对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已经制定全省110个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54个县(市、区)实现优质均衡发展。辽宁遴选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构建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地见效,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符合条件的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10%。
为了解决“入园贵”问题方面,辽宁省将主要采取六项措施:一是要大力发展公办园。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新建小学 “一校带一园”、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等方式增加公办率。二是大力推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科学布局、规划、建设。小区配套园一律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让百姓上“家门口”的普惠性幼儿园。三是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主要是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特别是提升三星级以上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引导更多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普惠服务。四是健全经费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水平。五是提升保教质量。不断改善办园条件,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活动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规范办园行为,注重保教结合,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双向科学衔接。六是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手抓龙头,实施五星幼儿园园长“头雁工程”;一手兜底线,开展薄弱地区园长教师“青蓝工程”。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素质。